空調低溫制熱的瓶頸在于壓縮機穩定性問題。壓縮機電機隱藏于壓縮機機體內,電機產生的熱量需靠一定流量的制冷劑來冷卻,當蒸發器蒸發溫度過低,或者蒸發器負荷太小時,過小的制冷劑流量不足以完全冷卻電機,導致排氣溫度升高,潤滑油過熱碳化,使運動部件失去潤滑,造成壓縮機損壞。
最早由日本日立發明出噴液增焓的技術,采用高溫腔壓縮機,通過向壓縮機噴液口噴射經適當節流液態冷媒,與經過部分壓縮的過熱氣態冷媒混合,瞬間閃蒸,再進行壓縮,實現增大冷媒流量、降低排氣溫度、保證壓縮機穩定運行的目的。為了防止壓縮機液擊,應嚴格控制噴液量。目前使用噴液冷卻技術的壓縮機以丹弗斯為代表。
2006年,谷輪壓縮機在噴液冷卻的基礎上,增加了經濟器,推出的噴氣增焓技術(簡稱EVI:EnhancedVaporInjection)指在冷媒經過冷凝器后,分為主、輔兩路進入經濟器。輔路經節流裝置后蒸發吸熱,形成氣態冷媒。主路冷 媒在經濟器中與蒸發吸熱的輔路冷媒完成熱交換,實現節流前過冷,提高進入蒸發器后的換熱效率。輔路氣態冷媒經壓縮機中壓腔噴氣口被吸入,與經過主路蒸發后回流的被部分壓縮的氣態冷媒相混合,再進行壓縮。實現1.增大冷媒流量、降低排氣溫度、保證壓縮機穩定運行;2.實現主路冷媒過冷、提高蒸發吸熱量、提高能效比。2009年,哈思空氣能在引進谷輪壓縮機噴氣增焓技術的基礎上,研發出第一代商用超低溫熱泵產品,取得相關專利,實現在甘肅低溫工況下的應用,技術水平行業領先。
兩種技術對比,噴氣增焓壓縮機及其配套的采購成本高于噴液冷卻壓縮機。噴液冷卻技術無法提高機組制熱量、無法降低進入蒸發器的冷媒溫度,噴氣增焓的理論能效值是高于噴液冷卻的。低溫噴液在冷卻性能上是高于噴氣增焓的,可以應對更低的環境溫度。